全名龚承安,国子监祭酒,真正的三朝老臣,今年正好七十,干了二十年国子监祭酒。
国子监,每年科考都会为朝堂输送新鲜血液,大昌朝最高学府,也被称之为太学。
达官贵人之后,包括世家之子,只要是有名有姓的豪族,都会将后辈送入国子监求学,而祭酒就是国子监的最高领导。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谓太学便是如此,每年京中科考,十之八九都出自国子监。
而这位国子监祭酒龚承安,莫说普通朝臣,哪怕是六部尚书都得尊称一声“龚兄”,天子也要以礼待之。
值得一提的是,龚承安和陶瑸并不对付。
天子刚登基的时候,太子少师这个虚衔,原本是龚承安的。
正常来讲的话,也必然会是龚承安的。
但是当年陶若琳答应帮助黄老四的时候,已经给太子少师和大理寺寺卿这俩职位内定了,黄老四是个说到做到的人,登基后,顶着不少士林压力将陶瑸封为了太子少师,等于是抢了龚承安的一个“荣职职称”。
龚承安几乎不上朝,今日来上朝自然是有事情要启奏,而且也和各国使团有关,正好还被南宫玺提及了,这才出班。
“陛下,瀛人与高句丽二国,均有高门之子在国子监中求学,二国仰慕汉家文化,更是尊崇儒学,所以老臣以为,若是多招收一些二国学子,说不定,会平复了两国使团的不满,便是不成,也可应允二国学子参加科考后入朝为官,如此这般,这二国,必然不会再闹下去。”
话音一落,一个清冷的声音传来。
“不可!”
说话之人,正是楚擎。
迈步而出,站在班中,楚擎满面冷意。
“所谓仰慕汉家文化,尊崇儒学,不过是要偷师罢了。”楚擎一开口,对这位朝臣无不给三分薄面的国子监祭酒毫无尊敬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