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这么多年,还影影绰绰地有些印象。
当年流鼻涕的小孩成了老头,可是这脑袋依旧是扁扁的。
老人笑着点头:“正是小人。”
太后意外道:“我记得你抱着潮尔进贝勒府的时候才七、八岁……”
当时比潮尔高不了多少。
老人道:“七岁,小人正好跟额祈格学说书的第一个年头。”
太后点点头,看着老人佝偻的腰身,唏嘘不已。
还以为是古稀老人,没想到竟然比自己还小好几岁。
“眼见着天热了,要去五台山就快去吧,热了赶路辛苦……”
难得看到故人,太后多嘱咐了一句。
这样的身子骨,可不像是能经得住长途跋涉的,怪不得如今不冷不热反而在京城休整。
老人道:“小人明日就出发,端午节前应该就能到了……”
老人领了赏赐下去。
太后跟康熙说道:“当年见过他,就跟十八阿哥差不多大,抱着差不多等身的潮尔……”
五十年光阴,匆匆而过。
虽说在朝堂之上,不乏老臣,可是都不如方才的蒙古说书人一样,给康熙留下这样深刻的印象。
垂垂老矣。
越来越爱回忆小时候,早年的事情在记忆中也渐渐清晰。
康熙方才没有赏人,如今却生了恻隐之心。
他吩咐梁九功道:“叫色棱预备一辆马车,送人去五台山。”
梁九功应了,下去传话。
那是科尔沁的部民,交给色棱这个科尔沁台吉照顾最方便。
太后没有拦着,对康熙道:“是他的福气,今日能给皇帝说书。”
康熙对太后道:“等他从五台山回来,问问有没有弟子,要是有的话,留一个在京给额涅说书。”
太后摆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