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就需要能够从氢气与气气的混合气体中,分离出高纯度的气气才行。
这里的氢,指的是氢1,也就是气。
而这样的方式,这也是获得高纯度气的一种主要的方式。
只是,因为气与气除了相差一个中子之外,很多性质都是非常相近的。
想要分离出高纯度的气,一直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徐佑在与量子计算机构成连接后,同时开启了大脑仿真摹拟状态,对这一过程进行着模拟。
一番模拟之后,徐佑从这种状态中退了出来。
「不行......仅仅依靠传统的方式进行分离,还是无法达到商业化的水准。」徐佑感叹道。
常用的氢同位素分离的方式,包括低温精馏、电解、质子交换、离心分离、热扩散、色谱、金属氢化物吸附分离等等。
可是,这些分离方式对能耗的消耗都较高,同时无法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
想要达到商业化的程度,就必须要有更低的能耗,和更好的分离效果才行。
就在这时,徐佑想到了另外的一个方法。
量子筛分。
当气体分子尺寸与微孔材料孔径的差异,与气体分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接近时,气体分子与微孔材料在低温条件下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一种量子不确定性效应。
这种量子不确定性效应效应,可以使得其表观体积发生变化,产生类似于分子筛的筛分效应。
只是,因为人类对量子领域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想要利用量子的效应去进行物质的分离,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如果我的大脑,能够精确到量子态的模拟的话,那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完成分离,也不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徐佑想道。
经过这些天的脑力「修炼」,徐佑已经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