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多里。
按理说,到了明代朱允炆时期,这条水路应该还是畅通的,可现实情况是真的不通畅。
根子还是出在元朝,修个河道,也不找点有水平的水利专家,随便指派个人便算了事了。
就以会通河中的济州河来论,其以汶河、泗水河为水源,将两河水源引至任城,然后在任城这里,进行南北分流。
可是任城这个地,它并不是济州河的最高点,真正的最高点在任城北面的南旺。
就因为这个缺陷的存在,任城分水时,总是南面河道水流多,北面河流水流少,所以北段河道又浅又堵,走走小木筏,抓条鱼,洗个澡什么的还可以,想要走大船,那是不可能的。
总不能大船到了这地,将粮食丢岸边,又转陆路运输吧?
来回折腾,也不是个事。
朱允炆可以不在乎朱桂的煤能不能运到南京,却很在乎南京的粮食能不能运到北平。
派遣朱桂去山东挖煤,顺带调查下河道状况也是好的。
诚如马恩慧所言,修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总需要一步步来,至少今年是不能考虑如此大动作了。
这一日,朱允炆没有办公,只带着马恩慧在京师城中逛着,直至夜幕垂落,才返回宫中。
一入后宫,马恩慧便从一个任性调皮的女子,成为了威严端庄的皇后。
十天之后的一个深夜,朱允炆早已熟睡,朦胧中感觉到有动静,惺忪地睁开眼。
马恩慧坐在一旁,轻轻喊着:“皇上,解缙求见。”
朱允炆摇晃了下头,皱眉道:“什么时辰了?”
“寅时初。”
马恩慧轻轻说着。
朱允炆坐了起来,寅时初可是凌晨三点,若不是出现了紧急事件或紧急情报,解缙绝不会惊扰自己。
“解缙可说什么了?”
朱允炆看向不远处的跪着太监,问道。
“回皇上,解大人说,郑副总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