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左右无人,还是决定进言:“太子,皇上倚重,不可不为。身为嫡长子,当担起国之重任,勿使他人有可乘之机,徒增变故。”
朱文奎收起笔,看着面色凝重的杨溥,淡然一笑:“他人可乘之机?杨先生话中有话。”
杨溥正色道:“臣本不该言,言有挑拨之嫌。然为社稷安稳,不能不言。”
朱文奎拿起纸张,吹干墨,起身道:“杨先生知道不该言,这样的话就莫要再言,父皇有父皇的安排。”
杨溥看着朱文奎出了门,看样子又是去后宫请旨了。
内阁。
解缙、杨士奇、铁铉正在处理文书,内侍走来,扯着嗓子喊道:“内阁听口谕。”
内阁大臣走出行礼。
内侍喊道:“皇上口谕,自今日起,内阁公文不再送东宫,转送武英殿,交朕与二皇子朱文垣处理。钦此。”
“这——”
“臣等领旨。”
解缙、杨士奇、铁铉等人脸色骤变。
内侍离开。
解缙一脸愁容:“皇上到底在做什么?”
杨士奇目光游离不定,眉头紧锁:“这样一来,不出二十年,恐有萧墙之祸。”
铁铉坐了下来,又站起身,憋了一口气:“我们应该求见皇上收回旨意!”
“走!”
解缙、杨士奇齐声。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解缙、杨士奇并没有担心过东宫地位,毕竟朱文奎是嫡长子,也是唯一的嫡子,其他皇子连争的资格都没有。
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皇上最近两年一直在培养朱文垣等皇子,对太子只是委以重任,并没有带在身边。加上最近太子朱文奎屡屡请旨不再处理政务,这并不是朱文奎的懈怠,而是他察觉到了什么,选择主动退让。
事情不能如此,大明皇室不能再出乱子。
坤宁宫。
宁妃跪在朱允炆与马皇后面前,面容苍白,恳请道:“皇上,还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