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臣打算直接在太平府内,颁布吏法,将文吏的地位确定下来。从前虽有待遇,可毕竟还是让他们不放心,直接订立了律令来保障,就更教他们安心了。”
朱棣笑了笑,只是笑得依旧有些勉强。姚广孝的死,让他的触动很大。
一连过去了月余。
这月余功夫,似乎一下子,天下平静了下来。
哪怕是从前的宁国府,也渐渐地开始安生。
有少尹高祥等人在,新的县令纷纷上任,这些县令,几乎都是从前太平府的属官,多是原先的县丞和主簿。
至于其他的官,则由一些司吏们充任。
如此一来,司吏又有了空缺,便又有新的文吏顶替。
这几乎是整个太平府的一次大调整。
不少人稀里湖涂的,突然就升官了。
若说从前,升京兆府让他们连升了两级,那么这一次,大量尽心办事的文吏,也突然有了前程。
一时之间,从文吏摇身为官者个个喜笑颜开。
即便是没有得到提升的,现在也不禁眼红。
这种事就是这样,从前一辈子都是文吏,不可能有前程,大家自然有自己的认知,混日子即可。
可现在想混日子而不可得,因为大家都在卷,谁不想鲤鱼跃龙门,一下子从吏摇身成为官呢?
别人可以,就意味着自己也可以。
现在太平府新制千头万绪,只要事情办的老练,就有许多的机会,这个时候若是不拼命,那就真的对不起祖宗,也对不起自己的后代了。
何况你想躺平,可架不住身边的人要卷啊。
于是乎,莫说是新官上任要三把火,便是下头的文吏,如今也都是干劲十足。
六县的情况,终于彻底地摸清了。
此时,高祥特意从宣城县赶来,与张安世进行了一次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