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5月底的欧洲战云密布,各国都在调兵遣将中。
奥地利帝国及其盟友邦国处于内线阵地,其骑兵和炮兵都在数量上占有优势,并便于内线机动作战。
基于此
奥地利帝国准备以消极防御等待对方进攻,通过坚固防御给予胆敢来犯的普军以迎头痛击,消耗敌人实力的同时给自己赢得更多的军事动员时间。
奥方参谋总部认为
这样可以延缓战争的进程,并且把战争拖入僵持阶段。
在此期间,奥地利帝国及其盟友可以加速扩充兵力,积蓄力量,然后施行反击,以优势兵力一举击败敢于进犯的普军。
由于普鲁士王国和意大利王国形成实质性的军事同盟,奥地利军队被迫实施两线作战。
奥军将其兵力分为2个军团:
一个偏军是以8万人编成南方军团,对付意大利军队。
其余奥军主力编成北方军团,专心对付实力强劲的普鲁士军队,争取在防御作战中予敌沉重打击。
北方军团获得萨克森军增援后,兵力达28.9万人,由贝奈德克将军统一指挥,迅速在奥地利北部的摩拉维亚境内集结,准备抵御普军从西里西亚南下进攻。
至6月尹始
普奥双方大军云集边境,黑压压的野战营帐一眼望不到边,剑拔弩张对峙,战争的氛围浓烈到无以复加。
在北部波西米亚宽达250公里的正面主战场上,普鲁士王国军队三个军团一字排开,总数近30万人。
这其中
易北河军团由赫尔瓦特·毕腾菲尔德将军指挥,约5.6万人,在来比锡东西一线展开,伺机出击。
第1军团由腓特烈·卡尔亲王指挥,兵力总计约9.3万人,在易北河以东至格尔利次一线展开,将会对奥地利帝国的盟军实施打击,消除其羽翼。
第2军团主力,由王太子腓特烈-威廉指挥,约16.7万人,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