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狂野北美1846 > 第585章事不宜迟

第585章事不宜迟(4 / 7)

大唐帝国手持44%的股份既没有在运河区驻军,也没有商贸和广泛的生产经营活动,被限制在纯粹的财务投资领域,难以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英国的强硬挤入是最大的变数,经过一番角力后,英国一跃而成为苏伊士运河最大的控股股东,拥有了管控整条任何实质性的权力,其政策也更加强硬。

别说大唐和其他国家了,即便是辛辛苦苦十几年挖掘苏伊士远河的法兰西,排行第三的股东之一,英国依然是说不给过就不给过。

这让大唐帝国更加意识到在埃及驻军的重要性,只有军事强权才能增加在运河区的话语权,否则都是空谈。

这是远征埃及,就是大唐为了在运河区保持长期军事驻扎的目标,而进行的军事远征。

开发厄利特里亚殖民区,则是为了埃及的长期军事驻扎建立稳固的后勤基地,避免被欧洲人卡脖子。

苏伊士运河的南端入口赛德港也好,北端入口苏伊士港也好,距离欧洲都非常近,交通极为便捷,物资供应也很方便。

那为什么还要建立厄立特利亚殖民区呢?

这就牵扯到长期驻军的后勤供应问题,作为世界大国,大唐帝国在制定对外殖民政策时,很注重持续可发展性,注重自给自足,以免被外人卡脖子。

法兰西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在拿破仑三世执政期间,法兰西亦步亦趋的跟随着英国打遍全天下,也赢得了辉煌的殖民成就。

但是在苏伊士运河被英国人一掐脖子,法属中南半岛西贡总督府的运转就步履维艰,只能维持当前局面。想要进一步拓展殖民地的深度和广度,无异于痴人说梦。

这是因为英国感受到了来自中南半岛的威胁,为了维护印度次大陆殖民地东翼安全。英国殖民军队主动出击入侵缅甸,通过第1次和第2次殖民缅甸战争,极大的扩展了印度次大陆殖民地东侧的安全边际。

同时在左近的暹罗王国,英、法、唐等列强的力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