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的回信才会释放,而这引发了英国人的愤怒。
1866年,一名为英国外交部服务的伊拉克人拉萨姆带来了英国的回信,满意的提奥多罗斯释放了人质。
然而不久之后,感觉受骗了的提奥多罗斯二世再下令把得到自由不久的卡梅伦和其他欧洲人抓回监狱,并写信给维多利亚女王,让她送来一批熟练工匠和各种各样的新式机械,包括制造子弹的机器,来换取这些人的自由。
面对勒索,英国自然无法接受这样的羞辱,于是派遣曾经无情镇压印度叛乱的内皮尔将军,率部远征阿比西尼亚。
一场面对埃塞俄比亚帝国降维远征打击战争,由此爆发开来。
早在公元570年前,这里就建立了古阿克苏姆王朝,这是一个持续近千年的古老土著王朝。
此后经历数次政权更迭至17世纪后,埃塞俄比亚呈现出拜占庭帝国衰亡前的情景,阿比西尼亚朝廷陷入腐败和长期的政治动荡中,贵族沉迷于寻欢作乐和勾心斗角,皇权更迭频繁。
这一阶段,名大省的公爵、总督和部落首领的地位上升。
到19世纪上半叶,阿比西尼亚帝国已经瓦解为一系列独立的或半独立的王国,“万王之王”的头衔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一样成为尊贵而空洞的称号,不再具备一统天下的能力。
而“埃塞俄比亚”这个名词,如同俾斯麦之前的“德意志”或加里波第和马志尼之前的“意大利”一样,成为纯粹的地理名词。
在皇帝提奥多罗斯二世死后,阿比西尼亚再度陷入诸侯纷争的时代。
提格雷的卡萨亲王凭借英国内皮尔远征队回国前馈赠的枪炮、弹药和军用物资,强大军事实力登上帝位,在阿克苏姆古城加冕为约翰尼斯四世。
他被誉为“阿比西尼亚流浪皇帝”,连都城都没有,而是带着他的“流动朝廷”奔波于各地指挥战斗,竭尽全力的试图一统埃塞俄比亚高原。
现如今的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