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19世纪初的英国贫富差距会这样大?
工业革命显然导致了穷人生活条件的恶化,同时,又使富人们空前富裕起来。
正如美国驻英国大使约翰·昆西·亚当斯1816年在伦敦的日记中所说:
“在这个国家,富裕和匮乏的极端情况比我所见过的任何其他国家都要显著“。
英国富人的极端奢华暂且不提,底层人民恶劣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足以令人震惊。
1830年在伦敦的圣吉尔斯教区,政府工务局一位调查员参观了一座贫民窟的排屋,发现院子里;
“充满了从厕所溢出来的粪便,深达近6英寸,人们在院子放置了砖块,以使住户可以不湿鞋子从院子穿过“。
调查员们报告并非只有孤例,而是在平民区普遍存在。
英国北部城镇普遍存在类似情况,在利物浦的部分地区,每英亩高达1,000多人的密度,能够让患有密集恐惧症的人发狂。
贫民居住在狭小的房子里,粪坑里的液体和散落在地面上的恶臭垃圾通过地窖墙壁渗入,而许多人被迫睡在地下室中。
公共住房的公共粪坑没有门,这是因为房东声称如果安装木门,会被住户来拿当柴烧。
若能够参加军队或者前往殖民地冒险,被视为改变命运的极少途径之一。
占人口70%以上的英国工薪阶层则没有这种选择。那些幸运地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可望活到36岁,而在城市中的穷人,平均生命只有这个数字的一半左右。
英国的工业化需要大量的煤炭,而英国在长达一个多世纪时间里,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开采国。
大量的男人、女人、男孩和女孩在矿井中做工,1823年,在地下630英尺的坎伯兰煤矿井中,作家理查德·艾顿举起灯笼;
理查德·艾顿看到在漆黑的隧道中,一排排由年轻女孩驾驶的马车,他形容下面所有的人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