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辉煌后,不可避免的走上了下坡路。
就在今年,上半年经济总量被发展势头越来越迅猛的德意志帝国超越,已经退到世界第3位。
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作为传统的世界霸主,英国人只需要个面子,而不会因为这丁点儿小事儿与大唐帝国翻脸。
从红海卫戍区的兵力配置上可以看出,位于埃及东南部的苏伊士城是重点防御的前沿阵地,在该地区囤积了重兵。
其目的
在于制衡英国部署在整个埃及和运河区的总计11.2万兵力,法国部署在运河区的4.65万兵力,实现军事力量的均衡。
而云中省,吉达,也门这些利益区则是坚强的后勤支援,也是第2道纵深战线,从而形成完整的红海防御体系。
英国,法国和唐国联手控制着苏伊士运河区,这三个国家也是苏伊士运河的三大股东,争相在这里显示军事存在。
三个列强国家之间既合作,又互相防范,比如英军就主要部署在赛德港周边地区,位于运河的西岸。
而法军主要部署在包括西奈半岛在内的运河东岸,并且建立了完善的永备防御体系。
大唐帝国则在苏伊士运河的东南端出口,临近红海的苏伊士城一侧。同样不惜代价的修筑了坚固的要塞堡垒,配属了火力强盛的海岸重炮。
三个列强国家在苏伊士运河两端形成了微妙平衡,谁都无法占据绝对优势。
大唐帝国虽然总兵力稍逊一筹,但是凭借坚固的堡垒要塞,攻击能力不足,防守能力严重过剩。
想要攻破重兵把守的坚固要塞,不死伤个七八万人,简直连门儿都没有。
这么沉重的代价,英国付不起,法国也付不起,维持一团和气符合三方根本的利益。
在伏波市,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的和平景象,没有半点苏伊士运河区的剑拔弩张氛围。
欧洲的形势越紧张,前往伏波市的欧洲各国上流社会人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