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赋税,那就只有从军屯和卫所下手。”
“不可!”杨涟一听、立马厉声道:
“卫所制牵扯数百万人,若是他们揭竿而起,那朝廷……”
“又如何呢?”朱由检淡漠道:
“莫非杨给事中认为,这数百万人都有自己的田地?”
一句话、朱由检把杨涟想说的话憋回了肚子里。
是啊、谁都知道,从朱元璋、朱棣死后,勋贵和卫所军官就开始侵吞军屯田了。
明初的军屯体系、在朱元璋的监督下,有力的保证了明朝的军费支出。
明代永乐元年,全国卫所军屯田的子粒是两千三百多万余石,而当年明朝的税粮全部加一起,也不过三千一百余万石,军屯田收入占全国税粮的百分之七十多。
如果眼下大明能保证有洪武、永乐年间的征税力度,哪怕边军无能,也能重新拉起一支人马。
但眼下的问题就是,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朝廷内部充满了世袭的人际关系。
无才的人被推上高位而无所作为,想要维持朝廷运转,就得尽可能的增加官吏。
这么一来、朝廷就陷入了冗官,冗军的死循环。
冗官即官僚机构恶性膨胀,人员远远超出正常工作需要,行政效率低下。
冗军主要表现为军队人员数量巨大,战斗力弱,无用处。
冗官和冗军,只要能解决一个,大明就能续命五十年。
在官与军的选择,朱由检只有选择解决冗军,因为那些冗军毫无战力,便是有百万人,面对数万铁骑也只有被击溃的下场。
“殿下是怎么想的……”
杨涟终究还是忍不住询问起朱由检的想法,而朱由检则是向前探出身子,面色不改的说道:
“先从冗军最严重的北直隶开始。”
“北直隶三十几万大军,代表的不止是几百万两军饷,还有被卫所军官侵吞的上千万亩耕田。”
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