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龙王炮”。
或许是觉得这玩意比较好用,万历二十七年,沿海一个叫做王鸣鹤的千户,又发明以绳索为碰线的“水底鸣雷”,并多次在海战中毁伤敌船。
不过还是那个老毛病,因为没钱、所以兵仗局和工部做出来的水雷、地雷都质量不行。
“要这么说、大明比欧美提前几百年弄出了水雷和地雷?”朱由检有些咋舌,随后便怒其不争了起来。
这么多好的发明,都因为没有银子而没有继续改进下去。
又或者说满清入关之后,应该是看到了这些地雷、水雷的书籍,但是居然没有利用,着实……
“唉……”朱由检略感疲惫,只能对孙良道:
“把水雷和地雷的工匠也弄一些前往燕山大营吧,至于你的事情,好好等着。”
“那火炮……”孙良想起了之前朱由检要他做的火炮。
“火铳和火炮都暂时别做了,做出来的就运往燕山大营。”朱由检交代道:
“至于甲胄、红花布面甲做四万、飞碟盔四万、锁子甲四万,臂铠四万,其他兵器按着四万人配”
“盔甲厂的银子还够吧?”
“略有不够……”孙良有些尴尬道:
“兵仗局每年可以从兵部和内帑各领五万两,按照京城的物价,四万红花布面甲加飞碟盔一共需要18万两。”
“锁子甲加臂铠一套5两,四万套就是20万两,其他金瓜锤和七力弓、长枪、腰刀等物件,大约5万两不到。”
“以上一切……”孙良顿了顿,仔细盘算过后才报账道:
“一共需要43万两银子……”
“43万两……”听到这话,朱由检倍感头疼,只能对王承恩道:
“皇兄发的十万两还没有运往燕山大营吧?”
王承恩微微颔首,而朱由检便道:“既然这样,就把十万两云子运到盔甲厂。”
说罢、他对孙良道:“十万两银子,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