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家兄朱由校 > 第一百六十章 整顿山西

第一百六十章 整顿山西(9 / 11)

消军籍,归入民籍,山西所留守的外二十八拱卫营亲属,已经在北直隶的,就安置到北直隶南部的军屯田发田。”

“没有在北直隶的,就在山西发军屯田。”

“普通百姓和军户百姓,按人头一人发三亩田,参军者发军田十亩给其家属,家属按人头,不分男女,一人四亩。”

朱由检还是和之前一样的发田政策,不过这次多了普通百姓。

这也是军屯田富裕后能做出最大的惠民举动。

按照政策来发田,军户和普通百姓都能按人头得到三亩田,所能惠及的百姓就是六百二十多万人。

仅仅这一个举动,就福泽了山西一半的百姓。

当然、朱由检还可以选择一人一亩的发放方式,让整个山西的百姓都得到田亩。

但问题是,如果一人一亩发了田,那么等于将百姓定死在了山西,而且需要将大部分百姓都迁移到军屯田的位置。

这样的政策,或许百姓会高兴,但费时费力不说,还会让朱由检日后移民东北的计划破灭。

山西和北直隶的百姓,纸面不过八百万人,但实际上可能要翻二到三倍。

也就是说、实际的人数,可能是在一千六百万到二千四百万。

两省耕地,在黄册上所记载的是六千六百余万亩,这样看,百姓完全可以实现一人三亩的小康生活。

但这样的局面顶多维持一代人,就要宣告破产。

要延续王朝,让百姓享受更长久的长治久安,迁移是必要的。

如果能迁移出其中一半的人口,大明就可以实控东北、草原等地。

甘陕河南的人口如果迁移一半出去,就能实控西域和中亚,河套地区。

所以发田只满足一半的百姓,也是为了让其他的百姓眼红,继而等到朝廷出钱粮让他们迁移时,可以让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勇敢迁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