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监统辖,御马监又能做到自给自足。”
“这么一来、九边军饷就降到了七百万两,而御马监的田赋又为朝廷增收。”
“眼下的局面、远比我等想的要好。”
袁化中的一席话,让东林众人沉默了。
他们嘴上说着藩王革新是取祸之道,但从朱由检和朱由校这一年的配合来看,他们才是扭转了大明时局的主力,而他们这群清流呢?
他们想要的革新变法,到现在还八字没有一撇。
好不容易皇帝准备启用汪应蛟的奏疏进行变法,还被其他党派给阻挠了。
想到这里、当即便有人冷哼道:
“若不是朱国祚等人,恐怕我等只新法早已颁布施行,天下百姓都能喘松一口气了。”
开口之人是周朝瑞,杨涟看了他一眼,并没有说什么,只不过这举动让刘一燝看到了。
刘一燝对越来越沉默的杨涟很好奇,想知道他在想什么,因此片刻后询问道:
“文孺、你是我们之中,与齐王接触最多的,说说你的想法。”
刘一燝一席话,让所有人都看向了杨涟,想知道他所接触的朱由检是什么样子。
面对十几道目光的投来,杨涟心中长叹了一口气,又整理了一下思绪,随后才道:
“齐王,若是不生变,定能让大明中兴!”
一句话,给出了最大的隐患,还有最高的评价。
要知道、中兴这两个字可不能乱用,但杨涟依旧给出了这样高的评价。
这就说明、朱由检确实是有这样的能力,但这样的能力在藩王身上,而不在皇帝身上,这就是隐患了。
如果是皇帝有这样的能力,那对于大部分文臣来说,可能不是好消息,但对于少部分人和大部分百姓来说,绝对是一个福音。
“齐王尚年幼,与万岁也十分亲昵,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