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家兄朱由校 > 第一百八十六章 明金布局

第一百八十六章 明金布局(10 / 11)

写脑门上了。

从田亩上,就能看出眼下的东北到底有多恶劣。

十余万北山女真,在这些地方基本没有发生过什么大规模的战事,都是被分割在了沿黑龙江、松花江两岸耕种、捕捞的渔猎民族。

尽管捕鱼和狩猎就能满足日常所需,但还是需要吃主食的,所以耕种还是需要的。

尤其是在明朝设立努尔干都司,传授了更为先进的农耕技术后,发展更是迅勐。

哪怕之后努尔干都司裁撤,但明朝也没有放弃东北,而是将努尔干都司的职能交给了辽东都司,依旧管理着广大的努尔干地区。

所以在明朝羁縻统治东北的两百余年里,东北女真的卫所数量,从一开始的一百三十多个,迅勐发展到了万历年间的三百八十多个。

但即便东北已经滋生了众多人口,但三江以北的北山女真领地里,耕地数量依旧少的可怜。

这固然是因为距离明朝越远,越跟不上汉文明,而导致的落后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开发困难。

开发起来那么困难的地方,根本就养活不了十万大军。

可眼下自家汗阿玛却要迁移蒲河所、抚顺等地数万汉民前往?这让代善怎么愿意?

虽然已经有现成的二十多万亩耕地,但这些土地在养活这数万汉人的同时,又能给大金贡献多少粮秣?

更别提这二十多万亩地,是分散在一百四十六堡,上千里广大地界上,平均每个堡也不过千余亩。

哪怕按照四成征税,千亩顶多征到二三百石,然后还要运往上千里外的赫图阿拉,三百石运到赫图阿拉,恐怕只有二百石了。

也就是说、二十多万亩地,能交到赫图阿拉的赋税只有四万多石粮食,只够四万人吃一个半月。

相反、如果在蒲河等地继续耕种那三十多万亩耕地,所能交到赫图阿拉的赋税,足有十万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