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调拨便是。”
“奴婢领命……”魏忠贤应下,而朱由检又继续问道:
“去岁御马监和六部五寺的奏疏如何?整理出来了没有?”
“回万岁……”魏忠贤一边说,一边转身示意亭外的司礼监太监将放满奏疏的托盘抬来,并亲自接过后来到朱由校面前跪下,脸上献媚道:
“已经在这里了。”
“嗯……”朱由校微微颌首,随后拿起了最上面的一册奏疏。
【是岁天下户口一千三百九十七万四千三百九十一,口六千九百八十七万一千九百五十五……】
“呵……”看着六部的上奏,朱由校忽的轻嗤,随后抬头对魏忠贤道:
“前岁朝廷的户、口几何?”
“回万岁,去岁天下户口户九百八十三万五千四百二十六,口五千一百六十五万五千四百五十九。”
魏忠贤老老实实回应,而朱由校也用调侃的语气说道:
“一个卫所革新,甚至都没有革新完全,天下就冒出了近四百万户,多出一千八百多万口人。”
“也不知道、这天下人丁户口,究竟有多少……”
说罢、朱由校不等魏忠贤说什么,低头继续看向了奏疏:
【田七百六十二万一千五百顷、余八十三亩有奇……】
“前岁田亩数量几何?”朱由校头也不抬询问,而魏忠贤有了准备,连忙回禀道:
“应该是七百四十三万九千余顷,去岁较之前岁,多出了约二十万倾田亩。”
一顷为一百亩,二十万倾便是二千万亩,也就是说天启三年大明的田亩数量比天启二年多出了二千万亩。
为什么能多出这么多亩?还不是因为北方河南、山东等地卫所革新,加上辽东收复失地导致的。
按照洪武年间的军屯田亩数,等齐王府将天下田亩革新,大明田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