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站台,三十四条线路,年客运量可以达到三千余万人。
之所以会建设这么大,主要还是因为南京的人口在天启十六年成功突破到了一百六十万人。
“这么大的火车站都能挤成这样,这南京城得有多少人啊……”
在火车站门口,朱慈燃坐在四轮车上,看着广场上坐在休息椅的上万人,朱慈燃很难想象广场都这样了,车站里会拥挤成什么样。
面对他的询问,刘顺稍加思考就回答道:
“我记得天启十六年六月的时候,户部就上奏过,南京城人口突破一百六十万,现在想必更多。”
“一百六十万……”听到南京城人口比北京城多出三十多万,朱慈燃不免咋舌。
人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代表了一个地方的繁荣程度,而几乎从朱元章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时开始,南京就是大明人口最多的城池。
单单洪武二十六年,南京城的人口就达到了七十万人。
等到永乐皇帝登基之后筹措迁都,即便在迁都北京之时带走了十几万的商户以及手工业者,使得南京城人口下降至五十余万,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但南京城毕竟对整个江南地区有虹吸效应,因此到了成化年间,随着大量人口的涌入,南京开始恢复从前的繁华。
由于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很多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只能进城寻找生路,因此使得南京城人口暴涨。
人口的暴涨也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使得南京经济开始腾飞,加快了江南城市化的进度,这也是为什么后世称明代江南又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
在万历年间,就有人说南京城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万人之多。
之所以无法继续增长,是因为这座城池和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限制了南京城,让它不能再养育更多的人。
但是随着朱由检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