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齐国,已经被涂画了条条框框的大明,注定了主人只能在框架内作画,一旦超出框架,那画作就乱了。
“依你们之见,齐国国策,有哪些能被我大明采用的?”
朱慈燃身体前倾,显然对于这个问题十分看重。
不过面对他的这个问题,徐霞客和黄蜚对视一眼,面露苦色。
带着这抹苦色,他们二人对朱慈燃讲述了齐国那边的所有政策和制度。
果然,在他们说完后,朱慈燃的眉头便皱了起来。
齐国的政策是很好,但基本都不适用大明。
别的不说,齐国的土地都是公有制,但大明呢?
虽说天下都是天子的,但百姓手里的耕地除了军屯田和移民田外,其它近六亿亩耕地都是掌握在百姓和士绅手中。
大明公有制的土地,只有曾经的四亿亩军屯田和移民田。
想要搞公有制,那士绅和百姓手里的六亿亩田地谁去收?谁敢收?
再说齐国的国营制和个体制,大明需要照搬吗?能照搬吗?
一亿七千万百姓在这里,这么大的体量,根本般不了……
齐国能用是因为工人生产的商品数量有提前性。
例如这个月齐国工厂生产出了三十万人使用的商品,工人工资高,但齐国国民只有二十七万,那就代表生产过剩了。
如果是大明,那市场价格肯定要混乱。
可如果是齐国,那齐国完全可以在后续通过移民手段来补全这个市场空缺。
大明眼下的工人已经够多了,单单记录在皇店、官场的工人便有足足五百多万人。
这五百多万工人是谁在养活?靠大明市场根本养不活,养活其中大半工人的市场都是海外市场。
小西洋诸藩麾下的三千万人口市场,暹罗、甘孛智、朝鲜、勃泥、苏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