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朝廷要做的就是激励地方,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朱由检说出了他为什么要改变税收方式和制度的原因,而接下来就是解决办法了:
“眼下国朝财政的核心就是朝廷拿税收大头,财权集中管理,把事权下放给地方。”
“地方衙门的事权主要是公共事务,类似官学、桥梁道路的维护。”
“这都是关系民生的大事,一样都不能马虎。”
“可是想要办好这些事情,需要的金银,必然是地方衙门截留那一成说不足的,所以国朝每年奏疏中有三成都是地方求朝廷拨银。”
“如果朝廷不给,地方衙门便会铤而走险,从百姓身上收取。”
“这些年地方衙门发明了很多税费和摊派,特别是对于发了地,有了土地,有了钱的农民。”
“我听过的,便有村官所的修缮税,乡道税,还有水渠税等等各种杂税。”
“之前地方农民还有钱,这些税每年加起来也就百来文,还不算太多,但眼下呢?”
“农民已经被旱情压得喘不过气来,地方的税却没少收,这些税如果不是我亲自到下面走访,我都不知道下面人还能变着花样收这么多税。”
朱由检的话让朱慈燃有些惊讶,他根本没听过这些税,也就是说这些税是在他南游之后这几年才出现的,而这几年恰好是百姓最难熬的这几年。
一时间,他立马看向了四周的内阁、六部、都察院官员,发现他们都是一脸愕然,显然都不知道地方衙门居然干出这种事情。
“你们都对地方的事情漠不关心,连税制需要改革都不知道,怎么?想坐在以前的功劳簿上坐享其成?”
“或者是觉得我要就藩了,湖弄两年,等我走了事情就轻松好做了?”
“我等不敢!”朱由检的质问让众人纷纷起身,躬身作揖表示自己绝对没有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