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好消息,因为延迟几个月的话,明年西域的耕地会更多,产出的粮食也会更多,可以从西域直接运粮前往河中,路上损耗不会那么大。
不过,单从这个问题也能看出,大明对河中的统治是相当困难的。
尽管希瓦、布哈拉、哈萨克、莫卧儿等国也在河中之地开垦耕地,但明代的世界气温太低,在没有进入工业化前,能耕种的地方实在太少。
收复河中对眼下的大明是得不偿失的,在没有步入内燃机时代前,这块地方对大明的诱惑并不大。
好在朱由检带着朱慈燃、朱由校、洪承畴、孙传庭他们这四个未来执政大明最少二十年的人看过军备院的各种科技模型,讲述了河中地区石油和石油在未来的变化。
其它时期朱由检不敢保证,但未来二十年,大明是不可能放弃河中的。
二十年后铁路通车,那即便内燃机没有进度,大明也不可能放弃河中地区了。
“眼下旱情都在南方,移民河中恐怕困难。”
朱由校看着户部对旱情的奏疏,一脸为难的开口回答,不过紧接着他又松了口气,因为他看到了刑部尚书周延儒的奏疏:
“不过,刑部这边倒是因为锦衣卫的自查牵扯出了不少官员,眼下囚犯数量骤增至九万余人,尽数流放河中的话,应该能让河中恢复生产的同时,还能开垦新的耕地。”
锦衣卫自查,这毫无疑问是朱慈燃的手笔,而对此朱由检没有什么不满。
他既然决定了交接权力,便不会后悔。
“眼下锦衣卫的自查还只是一个开始,过往贿赂他们的官员也会相继下马。”
朱由检瞥了一眼奏疏,看着朱由校继续道:
“天下贪官污吏何其多,哪怕每岁只能抓到其中的十分之一,也能让河中恢复汉唐时期的繁荣。”
“河中需要的是人口,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