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家兄朱由校 > 后记(十八)武狩内战

后记(十八)武狩内战(9 / 10)

全军将士每人犒赏五十明两。

五月初二,北军都督孙廷均收复四川、湖广、贵州三省,并向两广及云南进攻。

罗辅眼看局势不妙,当即带领广州、昆明两大军械局的诸多军械撤往麓川,布置重兵在粤北、云南等地与孙廷均僵持。

期间,南军内部起义不断,但均被罗辅父子派兵镇压。

七月,在简单的休整了三个月后,武狩帝决定发动“东北战役”,决心收复东北,并同时发动“平南战役”,誓要在一年内平定叛军。

这样的气魄让诸藩与欧洲诸国皆震,毕竟在眼下这个时代,想要一口气发动两场数十万人的战役,还真的没有几个国家能做到。

八月初二,西军都督岳濬率军攻破南军的恒河防线,同时北军孙廷均也攻破粤北防线,艰难光复两广。

八月初十,海军登陆交趾,地形狭窄的交趾难以防御舰炮,加上交趾南军心怀大明,因此在海军登陆之初便全省投降。

至八月十五,南方叛军仅有云南、麓川两省之地,军队不足二十万人。

武狩帝闻捷报大喜,复孙家爵位,册封孙廷均为代国公,同时册封岳濬为蜀国公。

同时间,秦国公李守弼率三十万明军向东北发起进攻,张炳忠则是因为明军掌握制海权而选择放弃沿海城镇,将战役的重点放在了辽阳、沈阳。

因此,当东北战役开始后不久,辽沈保卫战便正式打响。

三十万明军直扑拥有二十三万人防守的辽沈地区,双方都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此战从同年八月打到腊月,明军许多士兵因为东北的严寒而伤亡退役,大量百姓死于战火之中,因此这一战又被称为“辽沈绞肉机”。

至武狩十三年三月,明军才堪堪攻陷辽阳,向沈阳发起包围。

此时,北伐明军仅有二十三万,而北方叛军仅存十五万人,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