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改了个2.0版本,加入win97。
然后发现,电脑始终没有声音。
工程师调整音频驱动,旋即发现处理器不工作。阑
接着调整底层架构,最终win97崩溃了。
犹如家里水管漏水,你找工人维修,修好后发现电视打不开,再找人维修,接着家里停电,继续修……最终,楼塌了。
所以,与其维修,不如不修,水管漏水,那就再扯一条。
但这样一来,整个房间是不是看起来乱糟糟的?
并且,原本的水管依旧在使用,并且漏水,甚至越来越严重。
这里面的根本问题是,是:逻辑+逻辑+逻辑+逻辑。
多个逻辑串起来,修改其中一个,整条逻辑链崩溃。阑
所以,随着电脑硬件的提升,win系统若想运行流畅,跟得上硬件性能,必须不断的打补丁,再更新驱动。
对应装修,就是不断的扯新水管,不断的拉新电线,不断的铺新地板。
当这款系统缝缝补补,跟不上硬件性能的时候,软微再把所有的补丁去掉,露出最初的逻辑链,然后调整参数,更换个ui左面,把系统命名为win2000,继续赚钱,继续打补丁,继续更新驱动,
而根据电脑硬件的规律,比如摩尔定律,软微的换壳系统,差不多每7~10年就要进行一次,并且在这期间,会尝试使用不同的内核,期望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可惜,除非把win系统推倒重来,解决架构层次的问题,也就是把所有硬件的驱动做成一个简易包,否则解决不了根本。
而推到重来,软微就要面临抛弃x86架构,自研芯片,自研新系统的大问题,并且会遇到自家现在遇到的小问题,用户不习惯。
也因此,采用定制芯片,甚至打算使用自研芯片,以及自研架构、自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