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的定义,再了解躺着的定义,然后对比两种行为哪个对我自身有帮助。
我的计算能力,是每秒2亿次,我在0.0000…1秒之间,做出了躺着睡觉的决定。”
“这就是‘数据库’。”
“换句话说,机器人来到一个新环境,会根据对环境的感知,作出合理的行为,并获得最大收益。”
“如此,例如扫地机器人,以前它会根据雷达扫描的地图,先跑一圈外围,再清理中间,完成清扫全屋的任务,最终回去充电。”
“植入‘数据库’后,它完成清扫任务,会借助自己的电子眼,观察全屋地面,哪里不干净,再重新清理哪个区域。
然后再借助自己的温感器,调整屋内的空调或暖气。
甚至借助湿度传感器,打开加湿器。”
“说到这,大伙应该听明白了。”
“我心目中的智能机器人,或者说人工智能,是一种‘综合’产物,是硬件、数据与环境的交互。”
“只不过,这种交互,需要训练,需要学习。”
“比如给它安装光感组件,帮它连接电动窗帘的控制器,它可以根据屋内光线强弱,拉开窗帘或关闭窗帘。”
“问题是,这个窗帘拉开的幅度是多少,全拉上,还是半拉上,或者只拉窗纱,还是把窗纱和窗帘一块拉上,需要‘硬件和程序’进行反复测试,并录入多个执行命令。”
“当我们把一切可以想象到的服务,全都测试完成,再把这些数据,录入‘数据库’,以后生产的任何机器人,一旦连接‘数据库’,它就会知道自己在任意环境中,应该做什么。”
“就像月表的那台智能机器人,它连接数据库,扫描环境后,知道自己在月球,便自动开始跑图、勘探、测绘、统计,然后等开采设备抵达,它扫描到开采设备,就会知道自己应该操作设备进行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