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北朝帝业 > 0097 如我少年

0097 如我少年(4 / 5)

考成法的内容引申到这一步,其意义已经不再限于考勤督政,而是对政权权力格局划分的再分配。

从组织结构上的改变来看,其实比张居正的考成法更进一步,张居正还在加强阁臣的权威,而李泰的例会方桉则是把皇帝直接从国家行政中摘出去,是对当下霸府职权的直接增强。

李泰之前不想将之献给宇文泰,不只在于不想站在摸鱼群众的对立面,也在于他想留着自己用呢,谁能说他未来不会成为新的霸府首领?

既然这方桉已经被宇文泰先一步察知,李泰索性继续引申道:“国家立事,百宗千流,诸事皆询、则必考异。唯是法从一宗,绳准清晰,才可官民各便。今国运之艰难,在于物力之贵乏,凡所立朝及台府在事者,亦共当此忧,治事弥之!”

他没有具体讲述考核的方法,一则在于西魏政权根本不具备一个完整的监察系统。各处为官的,往往乡党、亲戚扎堆,你让他们彼此监察举报?开玩笑呢!

更何况就算这些官员查发出来,该要怎么处理?西魏政权有那么多的人才储备?

二则李泰也不想乍入行台便站在广大群众的对立面,又不是自己家买卖事业,点到为止即可,犯不着扑心扑肝的给宇文家霸府添砖加瓦。

所以他只提出了考成法的一个重要标准,那就是以财政收入作为第一目标。

宇文泰听到这里,已经忍不住推桉而起,指着李泰感慨道:“李伯山胸计框整、立论于宏,难得又能化繁为简、建策于实,实在难得、难得啊!”

说话间,他又望着在堂众人笑语道:“之前众位所疑辩之处,便在于此法望似可观、却繁而不要,今李参军入堂深论,能否有释诸位疑虑?”

众人听到这话,便也都微笑点头,他们瞧得出大行台对这考成法的欣赏,各自心里也都在考虑此法实施之后,会给行台政治带来怎样的变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