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什么就来什么,宇文泰听到他这么说后,便也叹笑道:“元贵乃是纵横沙场的老将,让你弃刀执笔、处断庶务的确是为难了你。不过身当台省的官长,勤于政事固然是好,但更重要的还是知人善用。人力各有盈缺,取长补短才能事半功倍。”
赵贵听到这里连忙点头应是,但心里已经隐隐生出不妙之感,你说处断庶务不是我擅长的事情,难道是要给我安排别的事情?
果然,他这里念头还未转过去,宇文泰便又说道:“李伯山前言此行救回的邙山故卒,希望元贵你受累一程,前往绥州将诸员妥善处置,最好能尽快引回府中。”
赵贵听到这里,脸色顿时一垮。但宇文泰却并没有注意到他的神情变化,而是继续叹息感慨道:“旧年功败垂成、诸军惨败,使得这些卒众身陷贼营,幸甚如今得以平安归来,于情于理都需要优加抚慰。
何况如今六军创新,更需要这些精忠老卒入军担当骨干。我知元贵你也有憾于此故事,但过去的事情也无谓再作追悔闲思。专注于当下人事,志力壮养饱满,以求来年一雪前耻!”觉
讲到这里,宇文泰也是满心的期待。今年这场玉璧之战,他虽然没有亲自率军同贺六浑大军对阵,但也明显可见东朝的实力与志气是有所滑落的。
这自给了他继续壮大自身的时间和机会,总有一日可以不必再蜷缩于关西,率领麾下人马长驱关东,与高欢再酣战一场以决定天下之归属!
宇文泰这里志气满满,赵贵心中却是犯了难。听到主上再次叹言邙山旧事,他原本涌到了嘴边的话便又咽了回去,担心主上或再回忆起他作战不利的事情。
虽然他也自认算是尽了力,那时东军的攻势委实太过凶狠,换了其他人怕也未必能比他做得更好。但时过境迁,这话也只敢在心里安慰自己,强说出口传入人耳,只会让自己变得更不体面。
“主上仁恤故卒,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