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隋唐时期气候升温等各种原因,让这个问题变得尤为严重。
如今的南阳盆地自然没有达到关中那种人口密度,但是大量的人事流动则就难免,南面几乎所有边境城戍每天都会接收到数量不等的流民来附,而这些流人往往就会成为时疫病源。尤其是随着时间进入盛夏,又到了时疫的高发期,这种情况就越严重。
荆州既不能闭关锁境、拒绝接纳流人,还要同外界进行频密的人货交流,是一个工农商综合性的区域中心,所以就很有必要建立起一整套的公共卫生与防疫制度。
他首先划定了三个区域,分别以石城、随州与义阳为中心。凡边境诸城戍所接收到的流人,统一送到这三城暂作安置,一边进行造册编籍,一边进行隔离诊治,确保时疫痊愈之后,再向沔北内陆输送。
沔北因为新兴了大量的工坊,这些工坊的匠人们都需要集中生产与生活,建立公共厕所与公共浴室也是应有之意。乡里之间设立大灶,用以煮水蒸衣。
为了让这一系列的事务能有一个系统性的管理,李泰还在总管府中特设疫医曹,并将蔡阳城的李去疾召回担任总管府治中并掌管疫医曹事。疫医曹下面又设有医署、药仓和康养堂,分别管理医生、药物和时疫病人。
这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行动,行政机构和具体的规令既然都已经有了,接下来自然就是要进行全民推广与普及。
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和公益事务的热情,无疑年轻人才是最高的。所以州学便成了第一个推广的地点,当相关的防疫知识在州学中张贴出来之后,顿时便引起了众多学子的围观。
“疫气杀人,甚于刀兵。人唯自爱,疾病不生。勤于洗手,莫饮生水,勿随地便溺……”
类似的标语口号在州学中随处张贴,学子们自感新奇之余,也都开始身体力行的去遵行其言,并且在离开州学后也都热心宣传,甚至在荆州城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