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切,怕不只是因为自己对其有救命之恩那么简单,想来也是与其失意于霸府关系密切啊。
想到这一点,李泰也不免有些得意。讲到所拥有的人事基础,这些关中豪强无疑要比他雄厚得多,但却沉迷于宇文泰的礼贤下士和在霸府中所拥有的显赫地位与话语权,因此对外谋事并不积极。
但李泰从一开始就明确认识到久处霸府之中绝非长久之计,虽然在霸府中也靠着出卖同僚等等手段混的如鱼得水、扶摇直上,但一有机会就要经营霸府之外的人事。
到如今,霸府内部人事制度如何调整已经影响不到李泰了。反而这些关中豪强们想要在这逐渐做大的蛋糕中保证自身的权益不被稀释,必须还要仰仗李泰的关照。
李裒来到关西的时间虽然不如李泰长,但对关西人事的了解却很全面且深入,同李泰讲述起来也很能抓住重点,分析起来头头是道,一些观点也都与李泰不谋而合。
“怪不得五兄前言留守家室,我等后顾无忧,今日与兄交谈,着实受益匪浅。五兄观人料事,深刻分明,由你当家主事,的确能让内外安心!”
谈话将近尾声,李泰望着李裒笑语说道。
李裒听到这话后又叹息道:“我也谈不上有什么真知灼见,无非遭乱年久,逢人遇事不敢怠慢罢了。本身并没有什么出众的营事才能,只是在伯山你开创的人事框架之内仔细料望,如果对你有什么拾遗补漏之益,也算不辜负兄弟分处内外、守望相助的情义。”
俗话说长兄为父,虽然说李泰自己还有老子,但在场这些堂兄们却都没了。
河阴之变后,他们这一窝漏网之鱼跟随着叔父仓皇出逃,李晓本身也并不是一个事务精深、才情练达之人,诸子侄当中年岁最大的李裒便也当作成年人来使用。
一家人能够挺过来,李裒也是功不可没的,就拿这一次西投来说,在李泰和他老子李晓都不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