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对他多有贬低,或是不忿他后来居上,或是希望彼此差距还能稍加遮掩。但是如今差距已经如此明显、群众尽知,若还只是一味贬低,只是越发暴露自己的浅薄狭隘。」
宇文护先是苦笑一声,旋即便又说道:「何止是我啊,就连长孙长史前往荆州之后,都要对李伯山顶礼膜拜、极尽恭谨,如此才得以立足于荆府。我这么说倒也并不是再引阿叔猜忌,阿叔又岂会没有这样一点观人料事的智慧?
李伯山才力再雄,所争抢不过是下属群众的风光罢了,阿叔自然不患不能制之。我等群众进言千端,但在事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将之取代,话说再多,徒增阿叔的烦恼,难道还要让阿叔亲自躬身处理李伯山的职事?」
宇文泰听到这话后便沉默下来,他心中的确是有着类似的想法。对于李泰的越发势大,他不是没有考虑。但正如宇文护所言,无论李泰可不可信,他现在于东南的作用是难以取代的。就算自己即刻便要将之解职,又能派谁去取代其人?
如今国中诸大将军中,无论声望还是功勋,李泰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不考虑个人能力的话,柱国们或是资望勉强能压过一头,可放任柱国外出坐镇东南,结果只会更加危险!
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宇文泰才又说道:「你亦知伯山在东南经营深广,来日进谋江陵若舍之不用,不只国人心意难平,恐怕萧绎也将笑我失治。」
「江陵不只要进图,更要从速进图,李伯山不只要用,更要大用!」
宇文护听到叔父这么说,便又连忙说道:「甚至中外府可以即刻下令以荆州进图江陵,李伯山若行,必将尽出其军,沔北必定空虚,届时派遣大将镇之、为其后继,亦是应有之义。其若不行,则江陵
亦警,届时自会招引下游人马回援江陵,图复江北汉东以补其江防,荆州军力则将大使于南,无暇他顾。
这是我为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