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
当听到主人王曦的斥责声后,卢思道先向其人作揖致歉,然后又忍不住沉声说道:「口出祸言,滋扰主人,确是小子失礼无状。然则魏收之所见用,岂因史才之壮无人能及?概因巧媚柔曲得宠而已,上可从容驭之,是故用以着史。然则天日不可恒凌于上,今日诸位以命相争而不可易之句读,一旦天眷有转,来日魏收必将亲为削改……」
这话更是将在场众人吓了一大跳,之前抨击整个北齐世道已经让人倍感刺激了,而现在更加言涉天意云云,就算这小子敢说,众人也不敢再继续听下去了。
幸在今日聚集在这庄园的多是对魏收等一众着史文人和当下政治局面都心存不满之人,而且彼此间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属于一人倒霉,其他人也都难免要遭受连累的那种。所以尽管这年轻人卢思道言辞很是放肆,乃至于有些大逆不道,众人也只是斥责他不准再浪言惹祸。
卢思道虽然有些狂傲,但也并不愚蠢,听到众人的斥责声后,便闷坐席中,不再继续大放厥词。
正在这时候,门仆来告有一位李姓书商在庄园外投帖求见,听到这话后,王松年便开口表示这书商是他邀请而来,并着令儿子王劭与此间王氏仆人前去将李礼成引入庄园中来。
「这李某自云旧是洛下人士,后随家人流落于沔北。恰逢西朝李伯山入治沔北,奖励工商,便以此为业。江陵告破之后,多有文籍流出于市井,他便也趁机搜罗许多珍品。因为西人不重经义学术,便冒险携书北进,来到了邺都……」
王松年既然要将李礼成引见给诸家亲友,自然也要对其出身来历仔细打听一番,虽然这也都是李礼成的一面之辞,但起码在逻辑上也是说得通的。南朝文教兴盛而西魏不重学术,就算其言有隐瞒,一个市里书商又能蓄谋什么大的阴谋?
听到王松年讲起西朝的李伯山,众人顿时又有了谈兴。对于其他人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