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北朝帝业 > 0887 才流并进

0887 才流并进(4 / 5)

拥有选人足足有一千七百余众,但是由于之前考试选拔的标准过于严格,真正能够诸试皆上、获得授官资格的仅仅只有百余人而已。

须知时下教育和知识本就不够普及,这一千七百多名选人基本上已经可以说是囊括了江汉之间年轻一代的精华,能够进入选人院进修学习的都可以称得上是百里挑一了。结果最终的选试淘汰比例竟然还有这么高,这自然让众选人们心有不甘。

所以当这种考核范围更加全面、看起来考选标准更加宽泛的加试内容被公布出来之后,无论是已经得选的还是落选的选人们又都摩拳擦掌的加入其中。

上百道策试题,想要在其中挑选出自己关注和擅长的还是比较容易的。而且这一场策试答卷的时间有足足三天,且不禁止选人们内部讨论和翻书总结,只要不离开选人院且能在三天之内上交答卷,便都算是有效答卷。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大量的考卷被收取上来,台府也已经准备了上百人的阅卷团,开始对这些质量上良莠不齐的考卷进行甄别挑选,就连李泰也亲自加入到了阅卷当中。

策试所考核的主要是选人们的阅历和知识储备,以及最重要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后者,毕竟知识和阅历随着年龄总会有所增长,但是脑子好不好用还是有点吃天赋的,有的人是充满激情的理想主义,有的人则还能活着都是人道主义的理想状态。

随着阅卷的进行,一些比较优秀的选人也逐渐的涌现出来。像是出身南朝的刘行本、宗阙殆、何妥等等,出身北朝的崔旷、柳昂、韦瓘,以及李家自家的李毓祥、李纲之子李充节等等。

这些人大多出身世族家庭,本身便享受着比较完善的教育,而且还有亲长的言传身教、耳提面命的教诲。诸如柳

昂从小便和若干凤、李雅一起被寄养在李泰家中,学业还要比那两个镇兵后代更优秀,在这场策试中脱颖而出也是理所当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