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庐江少年周郎

第二百四十九章 庐江少年周郎(6 / 7)

军整备,集结于舒县城北,典韦,吕布,曹操各领一军,刘擎也亲率禁卫前行。

根据郭嘉荀衍商讨出来的对策,大军会向西南进兵,途径居巢,留下曹操包围居巢,围而不攻,而刘擎则率骑兵直扑皖县。

有纪灵断后,纪灵未出现,恐怕袁术不会紧急行军,若是赶的及时,说不定可以赶在袁术之前到达皖县,那么结果就是,袁术哪边都去不了。

大军一分为二,各自奔赴。

……

陈国,辰亭。

这里是一处寻常亭舍,仅仅是因为地势较为平坦,被赵云选为了驻扎之地。

驻扎于此的目标便是为了牵制长平县的丁原军,而张杨作为丁原副手,驻兵赭丘,两地互为犄角,若是算上赵云的驻地,便是相互牵制的三角之势。

赵云的目的,便是防止丁原张杨,乃至于陈国的任何兵马,前去支援汝阳。

如今,张辽与高顺已经屯兵汝阳城下,有了西华源源不断的粮草补给,两军几无后顾之忧。

张辽与高顺的兵马,算不上是围城之势,但汝阳与外界的联系,却实打实的被彻底切断。

虽然城中粮草储备够守军用上一两年,但各界人士已经开始人心惶惶,在提前布下的暗自运作之下,流言四起,特别是袁氏叛逆的名声,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不接受。

城中有粮草供应,并不代表所有人的粮食都有保障。

首先,便是坊市的粟米价格大涨,从六百钱一石,半日一价,几天之内就翻了番,而且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同时,伴随着流言四起,盗窃劫掠之事,也越来越频繁,县衙不得不加派人手巡视,袁军也开始在各个坊市布值岗哨,以维护交易秩序。

看似暂时稳定的表现之下,似乎又在酝酿着更大的动荡。

袁府上,逢纪来见袁绍。

“主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