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征服。
甚至对上帖木儿这种级别的,犁庭扫穴一样也做不到。
上次是有杨丰。
而且他独自南下时候,那已经是六七万骑兵。
十万!
他至少得有十万军队。
没有内地全力支持,他根本不可能实现扫荡西域的梦想。
“诸王,这个进京以后,伱们朱家人自己坐下来谈吧,左右陛下的原则早就已经定了,想要封地的,几个塞王一人一块封地,想进京享福的进京领俸禄。若是有雄心壮志,愿意去开拓的,那就如大王般移藩,向南还有的是好地方,西域给大王,南洋有别的藩王愿意去,朝廷一样支持。”
杨丰说道。
他们愿意去那是好事。
光一个南亚次大陆,就足够把藩王全扔过去。
其实对他们也是好事。
反正印度是种姓制,就说他们是刹帝利,先武力征服,然后收买婆罗门贵族,就说这些大明的藩王都是最顶级的刹帝利,那里目前是苏丹们镇压印度教徒,大明的藩王如果能够打败苏丹们,那么婆罗门肯定乐意接受这些新的刹帝利。
然后一人一个小国。
以后他们背靠大明,光靠着贸易就能过的很滋润。
同样以后从大明过去的移民,商人,统统都是刹帝利。
不得不说印度最好解决。
只要肯融入种姓体系,那么他们就可以获得稳定的统治。
朱棣没有说话。
向外开拓?
估计没有几个藩王会选择,最大可能是都选进京当太平王爷,毕竟塞王们其实多数对他们的封地可以说深恶痛绝,也就是辽王喜欢他的封地。
周王很难说,他有雄心壮志,但封地的确很差,宁王巴不得赶紧离开大宁,肃王也对他的封地没感情,毕竟都到酒泉了。总之最终结果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