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天下烦扰事多不胜数,大伏朝中诸多强者也疲于奔命……这世道啊,越来越艰辛了。”
楚神愁却微皱眉头:“这天下自然有奔流大势,圣君乃是明君,也许这样的世道,很快便能结束了。”
盛如舟并不答话,只是看了楚神愁一眼,心道:“天下晦暗,非此甲子之罪。”
楚神愁似乎想起了些什么,皱眉看了看天色,询问盛如舟道:“那陆景一事……”
许白焰面色丝毫不变,就连眼神都没有任何变化,只是低头站在楚神愁身后。
若是陆景在此,也许还会惊异于这许白焰在他面前偶露冰寒,在楚神愁和盛如舟面前,为何却能够这般从容,不流出丝毫真意?
盛如舟微微摇头,只说道:“我今日清早已然送去请帖了。
只是他家侍女说,昨日陆景因为书楼学问的事,不曾回院里。
既然是因为学问的事,我便也不曾去书楼打扰。”
楚神愁抬起手来,轻轻转动手腕上的一枚银色手镯。
仔细看去,那银色手镯上篆刻了许许多多神秘纹路,充斥一种难言的神秘。
“此事,还要麻烦盛次辅。”
楚神愁眼中露出郑重之色。
盛如舟脸上露出些笑容来:“谁又能想到,镇妖三十载,元神映九星的楚神愁也会因收徒一事,这般局促。”
楚神愁道:“那一日我搬山归来,就看到这少年站在獬豸头颅上,一身清贵气令我难忘。
而且最难得的是他年仅十七岁,少年立志求学,身处恶地不忘修行,一身天资也令我十分欢喜。
又听说盛小姐曾经为这少年奔走,便想着叨扰你一番,让次辅引荐一二。”
盛如舟微微点头,笑道:“此事我已经和小女提过,昨日我不在时,陆景也曾来府中拜会小女,她也已经与陆景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