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更方便查遗补缺。
当然。
凡事都有两面性。
如果能查出来,但弥补不了,就成了一个暴露出来的弱点。
……
“rw这种模式我们可以学习。”
skt训练室内,主教练kkoma在研究最大的对手:“rw第二场取胜的原因,是jackeylove对线期间连续被莫甘娜q技能禁锢,这个不算重要,jackeylove也不是一直接q。”
“第三场很重要。”
“兮夜这名选手对线算不上很强,只是介于第二级别到第一级别之间,而且他因为个人经历的原因,游走方面是绝对的弱项。”
“他对上路的辐射是一种很死板,很表象的行为,对下路更是完全没有辐射。”
“河道、野区发生对抗时,他的支援速度也要慢很多。”
兮夜在we战队当了一个赛季大腿,一个赛季院长,这样的身份决定了兮夜想要赢比赛就必须最大程度保证自身的发育。
融入edg,是用速成的手段。
——清了线就往上半区走一走。
这种行为乍看上去很唬人,似乎一夜之间就弥补了游走的短板。
但经过三分之一常规赛,kkoma这个级别的教练已经看出了兮夜所用的方法。
举个例子。
擅长游走的选手,是震动、加热、多频伸缩、自动变速兼备,能适应绝大部分需求。
而兮夜这种,是很简单、很死板的固定节奏。
第一感官不错。
时间越长,效果就越差。
从技术的角度说。
擅长支援的选手会有一个提前的判断,早早推测出可能会发生战斗的区域,先一步进行伪游走,或者做好放弃兵线去打架的准备。
而兮夜的伪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