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九卿之掌印主官,如刘伯温、暴昭、黄观、郁新、齐泰等一干重臣,此时都在暖阁之外等候着。
除却黄观和刘伯温等几人较为稳静之外,其他人都是面露疑惑,隐隐有着不安。
自打太孙监国以来。
皇帝陛下已经很久没有召见过他们了,一想到又要面见老朱,心中不禁有几分忐忑。
“陛下突然召见我等,可是有什么要事?你可有听闻什么风声?”
“不知,想来应是关于安南战事,又或是昨夜便闹得沸沸扬扬的六王檄文?”
“那篇檄文我也看了,行文流水,文采斐然,据说是出自郭资之手。”
“…………”
几位重臣小声议论了几句。
当提到郭资的时候,户部尚书郁新心头勐的一个咯噔,脸色极其难看。
这郭资是洪武十八年的进士,初入户部时便受到郁新欣赏,后入都察院,接着在郁新的推荐下去了北平做北平布政司左参议,后又升为北平布政使,可是说是郁新一路推荐上位。
态度很明显,郭资既然写了这篇檄文,不管是愿意还是被迫,那都表明了他已经投靠了燕王朱棣。
从这条关系路径看来,他郁新横竖都逃不了一个推荐失察之罪,再严重点,连坐。
除他外,众人中属齐泰眉头皱的最紧,齐泰毕竟是兵部尚书。
原本接到安南战事的战报,他都准备好了一肚子的对策。
包括如何调兵,备粮多少,战争预算时长等等,就等着太孙殿下召见之时康慨激昂,一梳胸中大略,可等到花儿都谢了也不见太孙召见。
心中打定主意,此番定要在陛下面前好生表现。
“诸位大人,陛下有旨,宣诸位大人觐见。”
老太监跨出门槛,躬身细声说道,毕竟跟前的这些都是朝堂大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