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之前是第一次做,都得摸索着来。
现在是已经做过的东西,重新再做。
时间上,肯定是比第一次做要快上许多。
可宁老太一开口就要五个,就算他是老手,那也不可能那么快呀!
“行,你先做就成。”
宁芃芃也没有强烈要求规定,非得在多少时间里做好。
毕竟,她招人也得需要一些时间,还得找宁有智买一块宅基地,她建一个制糖的作坊,供招来的人用。
汪大山见宁老太这般好说话,怀揣着宁老太给他的五两订金,笑的见牙不见眼!
等汪大山带着图纸离开后,宁芃芃说干就干,先去找了宁有智,买一块村子里的宅基地。
虽然开春后化了冻,自家庄子和大槐树村里和宁家关系比较好的人家,都种了两季稻。
其他的,大多数依旧还是种了单季稻。
对于这个,宁芃芃并不勉强他们。
劝都劝了,人家不听,牛不喝水,总不能按着牛的头,强硬让它喝吧?
不过,这一次做牛轧糖的话,相信村民们很多人是愿意让家里的人来挣这一份钱的。
毕竟,这都是立马看的见的。
宁有智没想到,不过半天没见,姑母居然又想到了一个挣钱的法子。
回想自己的两个儿子,还有儿媳妇,忍不住重重的叹了口气。
不过,想到姑母所说,要招人,要求是手脚麻利,爱干净的。
原本宁芃芃想把岁数定在十五岁以上,可是,宁有智摇头回她。
这村子里,能把姑娘养到十五岁的,肯定是马上就要安排相看人家嫁人的。
所以,这年龄并不适合。
宁芃芃想想,也确实是这样,就把年龄又往下降了降,十二岁以上,一个月三百文的工钱,每天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