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私钱不够,便动起了木头外头包铁皮的主意。
因着甲胄交接前边关打了不少胜战,匈奴人一度不敢轻易来犯,宣帝想着趁着这边关军威尚在的震慑之时,捱过这半年一年的,待到上位之后再将兵器甲胄换了。却不成想那批木头兵甲一送去,匈奴人便来了。
纸包不住火,宣帝自此被幽禁。
那被匪寇盗去的银两不多不少,整整三十箱。这说辞……当时的人自是不信的,只是对宣帝这个曾经的储君更感失望,没想到这位险些成为新一任皇帝的储君不论品性还是眼界都如此的不堪,为了银钱竟罔顾边关士卒的性命,实在是难堪大任。
这是多少年前的旧事了,边关防守之事也非他所管辖,林斐原本是不欲多管的。可看到这里,他却是本能的一个激灵,顺手翻了翻景帝登位后几年的举措,却发现那几年景帝亲自带兵数次前往边境,时人道是报木头兵甲之仇,总之景帝当年是几乎荡平了整个匈奴一带,颇有种复仇的架势。
平心而论,景帝不论文治还是武功,都很不错,是一位难得的明君。不过这木头兵甲一事,想起陆夫人、刘三青等人的案子,再联想到之后景帝的复仇举动,林斐倒是觉得宣帝的话未必是假的,那银钱或许确实是被盗了。
可即便是被盗了,边关每一战都生死攸关,哪怕被重罚,这等事也是不该隐瞒的,毕竟长安这里的一声隐瞒,便是数十万乃至百万人的生死与土地的陷落。说到底,在这位宣帝心中人命与土地都远没有那个位子来的重要。这确实是一位不论品性还是能力都不适合为帝的储君,尤其同之后的景帝相比更是如此。
感慨完旧事,林斐的目光便落到了三十箱的数目之上,若这笔银钱当真是被人盗走的……那照着日子推算,最有可能接手这笔银钱的就是死去的陆父陆母了。如此……银两到了陆父陆母的手里,他们会将银两重新融了,不留下一点证据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