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英华 > 439章 养肥了再杀(上)

439章 养肥了再杀(上)(4 / 7)

但今日,更像是那两次战争的升级版。

颜大哥虽然没有亲临,但派出了杨天生,带着十艘主力战舰,从台湾赶来。

颜思齐经略台湾已七八年,在明廷宽抚政策之下,他与俞咨皋通过许心素这个中间人,分区域收令旗银子,笨港的海贸更是做得风生水起。

郑海珠的出现,令他比历史上提前镇守台湾,于这位海上枭雄来讲,比敛财更重要的影响是,得以依托转口贸易港口的地缘与商路优势,获得国际化的视野,汲取到这个大航海时代舰载炮的代际更新讯息,从而及时完善出一支不输于西班牙人与荷兰人的海上舰队。

「一龙兄弟,你看杨天生的船上,已经不只船头有龙熕,侧弦的炮窗里的一排排家伙,那口径,也不小哇!」

郑芝龙身侧,同样举着望远镜的许一龙,也兴奋不已。

在崇明休生养息、募兵练兵超过三年的郑字营,虽其间也被郑海珠要求,由许一龙和戚金的教官们带着,常回到陆地上打小股土匪练兵,但水师营带着步兵营来到浙江海域打一场会战,还是头一回。

郑芝龙和许一龙,如今关系再好,到了可以定娃娃亲的地步,也难掩一个海战老将的谨慎评估作风。

崇明的兵,大部分是辽民,底子再是不错,一龙他们训得再好,毕竟是战场初哥,要老兵带着才能冲。

「一龙,你这三条船的兵,稍后不急着接弦跳帮,我让我手下的船和老杨的船先上。」

许一龙没有流露分毫不服气的抗拒之意。

这次围剿宁波近海的西班牙人前,郑海珠就单独写了一封手书,叮嘱他,在作战指挥上,一定要听具有丰富海战经

验的郑芝龙和杨天生的。崇明郑字营出征的目的,主要是让这些最早入伍的辽民涨涨面对职业军人的作战经验,而不是和杨天生或者郑芝龙的战舰抢功劳。否则,后面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