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秉石却道,朝廷如今什么情形,魏公公也不是个软柿子,自己还是要再劝劝福王。
又叮嘱黄奇石:「德昌王爱护王妃,更敬重你这位岳丈,你务必叮咛于他,若福王宣他去府里挑女娃娃做妾,他千万称病莫往。这不是你们老黄家父女心眼小、容不得郡王府进新人的事儿。」
黄奇瑞一个劲点头:「明白,明白。」
这日,黄秉石吃完早饭,去王府上值。
轿子刚转过街口,就听王府方向,传来一阵阵带着京腔的斥骂。
黄秉石下了轿子,只见看热闹的人不断围拢过来,有布衣百姓,也有城中士子富商。
王府侍卫,竟有些畏畏缩缩地不敢驱赶,原来人群里外,又有不少圆帽褐衣、赭色鞓带的东厂番子,不但不对民众们呼来喝去,反倒助推他们挤到前头去听。
福王府南门「王华门」外,两只威风凛凛的石狮子中间,魏忠贤正在享受他人生的高光时刻。
「诸位洛阳父老,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听听咱家说一说咱大明三百年来最大的贤王。呐,贤王就住在咱家身后,这座花了朝廷四十万两白银的大宅子里头。四十万两是个什么数?咱家告诉各位,紫禁城里头修三大殿,天子都只向户部请款十万两。」
人群中滚过一阵惊叹,布衣泥腿子们,想的是,甭管修哪个府哪个殿,这种以万两计的白银数字,都够洛阳城几百户普通人家十几二十年的口粮了。
头戴方巾、已经身有功名、将仕途作为人生目标的读书人们,略略一忖,则开始交头接耳,先帝点头修福王府,今上派个太监来夹枪带地意指「僭越」,朝廷这是要办福王了?
魏忠贤就像唱戏的名角儿,一嗓子「开口脆」后,先让看客们消化消化,把气氛抬一抬。
然后,他越发将腰板一挺:「言归正传,咱家身后这位贤王,住着比三大殿还贵的宅子,自然和别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