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径直将竹签扔进通天鼎之中,几乎一瞬间火焰就升腾而起,就像是一条火龙一般,直接将竹简吞噬一空。
“素王在上,臣刘彻,以诸夏天子之位,上呈,岭南王赵佗之谥,桓!
上皇天请核之。”
随着刘彻的话语,竹简在通天鼎之中熊熊燃烧着,然后一缕清晰可见的白烟从鼎中飘飘扬扬的直直的向着天空之中而去。
所有人都睁大了双眼,即便是见过这幅场景,但还是震惊不已,因为那一缕烟实在是太过直了,就像是尺子量过的一般。
就这幅场景,谁若是告诉众人这实际上是科学的,是正常形成的,那就是把所有人当成傻子,这就是谥号为什么基本上都是符合的真实评价,少数的提高或贬低也不离谱,因为评定谥号的人见过这一幕。
举头三尺有神明,一旦人真的相信做事会有报应,一切都有因果,真的会大大提高人的道德底线。
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后续的结果,直到白烟渐渐散去,没有什么异象,按照洛氏的说法,这就是上皇天通过了这个谥号。
刘彻又取出一支竹简,同样扔进通天鼎中,“素王在上,臣刘彻,以大汉皇帝之名,上呈,舞阳侯樊城之谥,元庄!”
舞阳元庄侯和岭南桓王上呈时,刘彻的称呼发生了变化,上呈谥号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很枯燥的过程,要一个一个的上呈,在刘恒时期,大多数的谥号上呈事宜都是交给洛景这个闲人去做的,刘恒忙的很,没时间做这些。
不过一年一上呈,再加上不可能年年有人死,有时候一年也不会有王侯公卿薨逝,所以整体来说还算轻松,不过去年不知道为什么,有足足九位王侯公卿薨逝,算是上呈谥号制度确立以来,最多的一年。
刘彻一遍一遍的重复,脸上却没有半分的敷衍,祭坛之下的群臣也没有人敷衍,而是全神贯注。
这是这个世界之中很不一样的地方,姬昭生活的地球,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