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大部分没有战争压力的内地卫所,士兵种田的比例更高,这样一来,士兵们就可以自给自足,解决了吃饭问题。
而一旦战事发生,士兵们也可以迅速拿起武器冲上战场。
不过最坑人的是,这些军屯田地,同样需要固定上交粮食,以供给守备军及官吏。
本来军户屯田目的在养兵而不耗国家财力,结果逐渐变了味道,使得他们不得不为了沉重的赋税忙于劳作,与普通农户无异。
再加上有些卫所官为了谋利,侵占军屯田地、私役军士耕种,导致底层卫所士卒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现在不过永乐十一年,卫所兵有的都吃不饱饭了。
难怪到了大明中后期,各地卫所出现大量军士逃亡的现象。
大明卫兵,狗都不当!
想着,朱高煦忍不住发出了一声冷笑。
让士兵整日种田,忙于生计,不事训练,如此一来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再加上那严苛的户籍制度,军户世世代代都是军户,基本上世世代代都没有出头之日。
继续这样下去,大明横扫漠北的百战雄师,不烂才怪!
太祖爷朱元璋可能不会想到,让他引以为豪的卫所制度后来却导致明军战斗力尽失。
眼前这支幼军里面,虽然有少数纨绔子弟与勋官二代,但那毕竟是少数。
大部分都是些底层士卒的孩子,平日里让他们吃上一口饱饭就不错了,那有余财成天大鱼大肉的伺候。
此刻十公里进行了一大半,大部分新兵的体力都已经被消耗得差不多了,一些体质轿差的新兵已经被甩开了很大的距离。
这些人中,郭晟等纨绔子弟最多。
毕竟这些二代们平日里风花雪月、声色犬马,骤然间跑个十公里越野,身体哪能吃得消啊!
朱瞻基鼓励着王富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