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风起明末 > 第二百九十二章:整编、军法

第二百九十二章:整编、军法(3 / 9)

军饷,也是因为有张居正站在他的身后,在很多时候都支持着他。

“这八九千两都还是上面有人照拂,其他营镇比我们得的更少。”

陈望接过账本,只是扫了一眼便放了下来。

“练饷征得的七百三十万两,从京师发下,一层一层被盘剥下来,到我们这能有半数就已经算是那些当官的老爷有几分良心了。”

杨嗣昌这一次南下之前,向着崇祯建言。

认为各镇兵员虽多,但是太过于分散,分散于各城之中,游击、守备、参将各自管带一营兵马,平时还好,一遇会战,却是难以配合。

因此杨嗣昌以抽练边军,训练精兵为由,请加“练饷”。

崇祯十二年六月,朝廷正式下令加派练饷。

所谓练饷,练字是因为饷银的用途,抽练边兵和加练民兵。

加征田赋每亩练饷银一分,全国共征收七百三十万两。

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宁夏等镇各自抽调军中精锐练兵,由总兵、总督、巡抚直领训练。

按照政令所述,各镇共计抽练军兵要达七十三万人,练出七十三万的精兵。

练饷到最后是什么情况,陈望再清楚不过了。

“抽练总数为七十三万多名,能抽练出七万多的精兵都了不起了。”

真能练出七十三万的精兵,别说什么建奴流寇了,大半个地球都能打下来。

想法是好,但是这样的政令怎么可能贯彻实行?

各镇无非虚报一个练兵数字,随意整编一下部队,应付了事。

地方借助练饷之名,又可以更加拼命的搜括。

征收到国库是七百三十万两,地方上征收的恐怕要超过千万两,而发到各镇的恐怕只有三四百万两。

到了各镇之后,各级将校层层盘扣,恐怕还不等发到军兵的手中,便已经是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