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北一侧高岗。
刘肇基率家丁与残兵三百余人坚守高岗,清军久攻不下,损失颇大。
至午时,清军大军来袭,围师数重,派人劝降。
刘肇基派人割下了清军使者的耳鼻,而后将其遣返而归,以示死志。
清军使者归营之后,清军遂调集火炮对着高岗狂轰滥炸,而后又调遣护军攻山。
先遭连番鏖战,又经火炮轰炸,高岗之上幸存明军仅有三十余人。
半刻钟后,高岗陷落。
刘肇基力尽被围于岗顶,与众兵战死于高岗。
南线共有三处战场,从北到南,分别是长岭山、石灰窑、向阴屯。
石灰窑、向阴屯之战。
大同、山海、密云三镇进攻石灰窑作为主攻。
宁远镇进攻向阴屯,作为策应。
在半夜时分,宁远镇也赶赴到了石灰窑,加入了主战场中。
四镇合兵,连破清军数阵,清军伤亡惨重,一退再退。
御营被袭的消息传来,清军的部署也随之出现了问题。
四镇兵马于是得以越过三道壕沟,突出重围。
只是在越过重围之时,又遭遇清军事先布置好的火炮轰炸。
四镇兵马因此发生混乱,清军集结兵马于骚乱之时趁势掩杀而来。
双方数万兵马就此在石灰窑南的山地之间爆发混战。
战场被一片片的切割,双方的指挥系统早已经是混乱不堪,上面的消息难以传达到基层。
月光黯淡,夜愈深沉,到处都是各自为战的局面。
局势混乱不堪,洪承畴本来带领着督标营处于四镇的中央发号施令,指挥战斗。
但是随着战局的演变,战线的推进,中央的地带也不安全。
甚至于洪承畴也不知道各部的情况。
情况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