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人称之为论道台。
本着千家争鸣的初衷,论道台是供书院人切磋交流的地方。
说简单点些,就是让大家各抒己见、互补长短、集思广益。
当余闲和宁云心拾阶走上半山腰的时候,论道台上已经聚满了人。
台中央,两个学员正在激烈争辩着。
分别是法门的郑柯,儒门的顾帆。
顾帆素有才学,上一届就被书院的儒门录取了。
但他更关注皇太孙的学业,是以书院来得不多,只要完成规定的学业就知足了。
而今天,他来了,还参与到了此次关于国本之争的论辩。
别看顾帆被余闲欺负得几乎自闭,但此刻,他在众目睽睽之下,竟也能口若悬河、慷慨激昂。
“即便偶有个例,但历朝历代,涉及国本,全是本着立嫡立长的原则,否则礼法何存?纲常何在?要都是用这少数例子给设立储君定义,岂不都乱了套嘛!”
顾帆振振有词,脸上透着毅然决然之色。
他是毋庸置疑的太子党。
先不说他爹顾廷舟受过太子的提拔,他自己,这些年殚精竭虑、鞍前马后的陪伴皇太孙学习,为的就是今后跟着皇太孙荣登大位。
现在有人借题发挥,否决“立嫡立长”的观点,他第一个不答应!
郑柯是国子监出来的优等生,曾经拜在沈修的门下,在法门的新人里,他的声望仅次于余闲。
面对顾帆的论述,他以法家之威,掷地有声地道:“顾兄这话就失之偏颇了,你说不遵循立嫡立长会乱了套,那我且问你,远北地区的那些荒人部落,他们从无立嫡立长的规定,甚至还有女人当家的,不也是代代延续了下来嘛。”
“好,我知道你会说荒人蛮夷,不足为鉴。那就再说说西唐,众所周知,西唐依旧延续着立嫡立长的规矩,可你看到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