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震动,而庞煖身为联军主帅,主动将攻打函谷关这件事交予了他,他自然是欣然接受。
当然,他也知道,庞煖将攻打函谷关的重任交予他,将这出风头的机会让给他,是因为他要去做另一件事——偷渡蒲阪!
当初,庞煖以此计来楚王宫游说之时,楚王和他都惊为天人。
人总是容易陷入一个狭隘的圈子里,从而难以跃出。
别说合纵了,自秦人立国以来,攻打秦国之人便是强攻函谷关,或是南攻武关,从未有人想过其他道路。
而渡过蒲阪津,便可直接绕过函谷关,直袭秦国关中腹地!
如此谋划,惊天动地,春申君已经想象到秦国得知庞煖率领军队攻占秦国腹地时,函谷关中的嬴政会是何等吃惊。
不过,这一桩大功劳春申君却并不打算让庞煖独占。
在他的坚持下,庞煖所率的偏师不止有十万赵军铁骑,还有楚军的十万步卒,以及燕国的十万大军。
谋国者,自然要一步算十步。
若是将来秦国被赶回西陲或是灭亡,韩、魏无足虑,但赵国却会成为楚国的强敌。
所以,楚军必须在此战中以最小的伤亡做出最多的贡献,从而在将来分地之时得到最多的利益。
楚国的目光,可不止是楚国失去的鄢郢、商於、黔中、汉中,还有巴蜀乃至秦国的蓝田,都必须归于楚国手中!
对于春申君的心思,庞煖自然知晓。
但与他有何关系?
他已经老了,八十多岁的寿命对于他们这些身上留下了不知多少创伤的武将来说已经是高龄了,他都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几年。
他出山,只是为了一处能挥斥他这八十年来所学、能施展他一腔抱负的舞台,而不是为了赵国的争雄称霸。
说到底,他并非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