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公输家的蝠翼和墨家的机关朱雀,在山道之中也难以辅助运输。
而山道之中,还有许多赵军的营垒。
但在腾所率领的死士营面前,这些赵军士卒便有些不够看了。
死士营里,全都是向死而生之人,都是打算豁出命来立功的陷阵之士。
而且赵军在山间修建的营垒,与其说是营垒,不如说只是普通的营寨,草草地树了些木栅便成营寨,根本起不到什么防御作用。
秦国的经济体制就像是战时经济体制,而赵国也不遑多让,天下列国皆如此,只不过区别在于征兵制度对于权贵之家和士族的尺度不同。
赵国的国力这些年逐渐衰微,当年的长平之战、郸邯之战磨灭了秦昭襄王一统天下的野心,也同样彻底耗空了赵国的底蕴。
这些年赵国一心恢复昔日的武力,但在其他方面根本就是一塌糊涂,再加上赵国国内贪腐问题严重,许多要塞根本就是样子货,更别说这些赵国北部腹地山道中的营垒了。
据赵军俘虏所说,他们根本没有收到半分来自赵国庙堂的资金,也没有一名民夫来替他们修建,只能靠自己挖些土石,树些木栅,才勉强算是修建了这些防御工事。
而经历了数日的鏖战和奔波,秦军终于还是通过了这段山道,踏入了一望无际的平原之上。
入代之路,已然畅通无阻。
而接下来,便是要看李牧的抉择了。
代地边军之所以在李牧麾下能够做到舍生忘死的地步,都是因为李牧设立的防御体系保全了代地免于遭受异族袭扰,家乡安定。
然而若是李牧无法再保全他们的家乡,甚至是阻止他们保护家乡代地,那么这些代地边军即便留下来,也不再会和李牧同心同德,更不会如昔日那般舍生忘死。
一支失去了作战意志的军队,又能有几分战斗力呢?
而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