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笑容。
“放心吧,就算攻克赵都邯郸、擒下赵王偃的功劳落在别人手中,我也能保证,王上定然会为裁决头功和次功而头疼不已。”
虽然依旧不明白张机此举有何深意,但出于对张机的信任,众人都安心了不少。
如同苏角所说,他们这些人跟着张机以来,哪一次立下的不是功冠全军的头功?
……
代郡,兵长史杨樛已经将城中所有识字之人以及身边胥吏尽数派去代郡的每一个村落,让尽可能多的代郡百姓能够将书信送入代地边军军营之中。
杨樛虽然不能理解张机此举的深意,但认为此举足以彻底动摇代地边军的军心。
倒也不怪杨樛想不到,实在是这个时代的士卒和百姓都太过重视乡土情怀,就算有投降之人,也想不到自家将军竟然试图去招降十五万精锐的代地边军。
“老妇我虽然不识字,但我亦知,不能为我一人,让我的两个孩儿成为叛徒!”
代城南门外,一名老妇激动万分,怒斥着几名将她拖来的乡里人以及那名负责书写家书的秦吏。
杨樛伸手阻拦了几名想要斥责老妇人的兵卒和官吏,来到老妇人的面前毕恭毕敬地行了一礼,和声道:“老人家,这不是当叛徒,更不是叛国。”
“诸位可知,是赵王和赵臣,以及你们敬爱的李牧将军,放弃了代地百姓,故而这十五万代地的子弟兵们,才会抛下了一切回到代地?”
“我秦军分三路攻赵,我北路秦军攻入代地,代地的子弟兵们担心我等滥杀,祸害他们的家人,而赵王和赵臣们选择了命他们放弃代地的家人,南下救援前线,就连你们敬爱的李牧将军也是如此。”
“这些代地的子弟兵们不忿,才脱离了李牧将军的指挥,放弃了赵国,选择了回代地保卫他们的家人和家乡。”
“但尔等也看见了,这些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