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又要去送吗?”
“那太远了。”
“那怎么办?”
“没有关系,朝廷有专门的邮驿机关,专门给军士官员和考生之类的传递书信,我们可以把它交给最近的军镇。”
“辽新关!”
“三花娘娘太聪明了。”
“三花娘娘这就去找!”
三花猫一扭头,便叼着一根竹筒,将之从泥里拖了出来,放在一旁。
道人笑了笑也开始寻找。
像是这种军中邮筒,虽说造型简单,其实功能不差,竹筒除了有盖子和麻绳保证隐私性,也有一定的防水能力。不过竹筒本身中空,散落在地被大雨一冲很可能散得到处都是,何况还有与竹筒颜色相近的野草阻挡,并不好找。
所幸道人与猫并不缺时间。
于是以油纸包为中心,找了一圈,最远找到了十几丈以外,完整的竹筒总共找到一百多支,全都放回马儿旁边。
在这个过程中三花娘娘十分积极。
倒也不是品德有多高尚,也不是因为什么大道理,只是听道人方才那么一说,她就总觉得这个东西很了不得。总觉得万一漏了一个,漏下的那一个就是一只三花娘娘讲给道士的。
那自是万万不能漏的。
直到找了很久也没再找到了,道人也对她说不用找了,她才很不情愿的回去,守着道人和竹筒。
宋游稍作思索,又将之看了一遍。
这次将那些长枪门的都挑了出来,反正自己要走那里过,便亲自去送,快一些也保险一些,其余的便以各种方式塞进被袋里,这才继续启程。
本身距离辽新关应该就只有二三十里路了,寻常走起来,也就是一个多时辰的事,然而花了半天时间来找竹筒,到辽新关时已是黄昏了。
辽新关如今也只几千守将,目前大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