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儒抱了抱拳,“本官就是明珠,二位先生的大名,本官在京师时就有耳闻!
半峰先生(陈恭尹)的隶书广东第一!
菜圃先生的《皇明四朝成仁录》本官也曾拜读过的.”
原来纳兰明珠还认识陈恭尹和屈大均——他知道有陈恭尹这号人物是因为陈恭尹的毛笔字好,而且在广东士林当中名望很高。而他知道屈大均则因为粘杆处东堂子胡同不知道从哪儿搞到过一本手抄的《皇明四朝成仁录》,上面的署名就是屈大均。所以明珠就建议康熙下旨让粘杆处设法抓捕不过一直没有捕到。
现在看起来,捕不到也是正常的。纳兰明珠本以为屈大均就是个写反书的,没想到人家还玩燧发枪!
“有话好好说?那你们还说什么留发不留头的?”屈大均现在是手中有枪,口中有理,枪是不能放下的,但道理还是可以讲一讲的,“这个必须得改!我们头也要、发也要明学士,你说我这话有没有道理?”
“有,有,有道理”明珠看着屈大均的枪,哪里还敢说对方没道理,“本官回去以后马上奏明皇上,请皇上恩准广东百姓蓄发留头。”
“这个不需要康熙同意了,”屈大均说,“不过我等广东的士子和乡民今日拦下明学士的官轿,的确有个事儿要和您商量。”
“可以商量.但你们能不能先把枪放下,万一走了火.”
明珠看见那几百上千支燧发枪心里就发毛啊!这要有了火,自己还得浑身是窟窿?
“道理要讲,但枪决不能放下!”屈大均道,“这就是我们广东维新学会的道理!”
陈恭尹点点头:“明学士,你们八旗子弟都是兵我们这些读书人如果放下枪,遇上你们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所以我们必须牢牢攥着手里的枪!”
“那,那你们要讲什么道理?”明珠也无语了,但也没办法,枪在别人手里攥着!